域外视野:英国刑法史视野下1787年澳大利亚建国问题的三种观点与史料分析

主讲人:中山大学历史系 李诚副教授

舆谈人: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王凯副教授

主持人:华东政法大学 于明教授

讲座内容纲要:

1. 引言:讲座背景与目的

  • 主题概述:本讲座分析了1787年英国政府将囚犯流放至澳大利亚事件,重点讨论这一事件对澳大利亚建国及其历史意义的三种学术观点。
  • 史料获取与研究方法:强调通过原始史料的获取与分析,尤其是英国国家档案馆中的丰富资源,来对历史事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与验证。鼓励学者在研究中更加注重史料的核对与解读。

2. 历史背景

  • 英国面临的压力
    • 1787年,英国的监狱过度拥挤,原有的流放政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失去北美作为流放地后,英国政府急需寻找新的流放目的地。
    • 同时,英国经济受困,殖民地扩展成为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的一种手段。
  • 澳大利亚的选择
    • 1787年,英国决定将囚犯流放至澳大利亚,这一决定在当时具有重大财政与社会影响。
    • 从1787年5月到1788年1月,英国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将首批囚犯与相关人员运输到澳大利亚。

3. 三种学术观点

  • 第一种观点:压力转移
    • 观点概述:该观点认为,英国政府将犯人流放至澳大利亚仅是为了缓解本土监狱的压力,这一决定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是一种应急式的解决方案。
    • 支持证据:强调英国监狱的超负荷压力和财政困境,以及政府在此背景下被迫采取的流放措施。
  • 第二种观点:精心规划的帝国扩张
    • 观点概述:这一观点认为,英国政府将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亚是一项精心策划的战略行为,目的是通过开辟新的殖民地,推动英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商业扩张。
    • 支持证据:分析了英国政府如何通过开辟澳大利亚来增强与法国、西班牙等国的竞争力,以及在全球商业网络中的影响力。
  • 第三种观点:启蒙思想的应用
    • 观点概述:该学者认为,澳大利亚的开辟不仅仅是为了缓解经济与社会问题,还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对知识与社会秩序的重视。
    • 支持证据:从囚犯的选择(如选择年轻、技能型囚犯)及随行的医生、科学家等专业人员来看,这一决策体现了启蒙时代对知识与社会进步的信念。

4. 决策过程与背后的政府结构

  • 决策小组的构成与角色
    • 详细分析了1787年英国政府的决策小组,包括财政大臣、内政部等重要官员的作用,及其对这一决策的影响。
    • 财政与法律的结合:政府的财政政策与法律决策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殖民地管理和流放刑法的执行上。
  • 政府理念的转变
    • 1787年政府决策标志着英国政府从一个以小规模干预为主的小政府,转变为一个更加积极干预经济与社会的“大政府”模式。这一转变为后来的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5. 史料分析与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 史料分析的重要性
    • 讲解如何利用英国国家档案馆的资源,通过高级检索等方式获取与分析相关史料,核实历史解读。
    • 对不同学者(如布兰迪、Boss等)对史料的不同解读进行对比,指出在分析史料时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鼓励学者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更多相关资料,探讨英国流放政策对全球贸易网络、殖民地开发以及英国国内政策的深远影响。

6. 结语:历史研究的挑战与启示

  • 学术探索的复杂性
    • 强调历史研究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对过去多重解读的持续探索。通过对史料的细致分析,我们能够揭示历史事件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提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英国流放政策对澳大利亚社会结构、法律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如何塑造现代澳大利亚的制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