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阅览数 177
主讲人:最高人民法院前法官 胡云腾
讲座提要:
一、刑事司法的现状与挑战
- 案件激增与资源短缺:轻罪案件和特色审判类型增多,基层法院刑事法官员额不足,导致审判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
- 认罪认罚从宽的影响:检察机关对量刑建议的依赖削弱了事实和证据审查的深度。
- 庭审资源与程序冲突:律师与法官之间在庭审展开程度上的分歧,增加了审判压力。
- 社会公众的认知局限: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报复性诉求与法律公正理念的矛盾对审判提出挑战。
- 司法公信力危机:程序瑕疵、证据问题及公众质疑增加了案件申诉与网络舆情压力。
二、刑事裁判的核心思路
-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审判的核心问题,抓住事实和证据进行辩护与审判。
- 强化证据裁判原则:
- 重视客观证据,确保事实与证据链条的完整性。
- 强调庭审作为证据展示和审查的核心场所。
- 合理对待非法证据,做到排除程序合法与灵活性兼顾。
- 倡导刑法谦抑原则:
- 避免滥用刑法手段,优先以其他法律方式化解纠纷。
- 慎用法定最高刑,确保刑法适用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 推进侦查、公诉、审判与辩护职责的明晰化:
- 强化侦查机关和辩护律师的职责划分,减少法官在审判中“兜底”问题。
三、刑事辩护的有效策略
- 善于发现并提出核心问题:帮助法官和检察官厘清案件争议点。
- 与法庭协作解决问题: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推进程序完善。
- 充分利用庭审资源:通过精准、高效的辩护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庭审作用。
- 聚焦证据链条:从证据的真实性与逻辑性出发,突破案件关键点。
四、案例分享与启示
- 轻重刑事案件中的裁判智慧:结合实践案例,深入探讨法律原则与裁判技巧的运用。
- 辩护律师的职业伦理与责任:强调理性与专业的辩护行为在维护当事人权益中的重要性。
五、展望与反思
- 强调律师作为刑事司法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应肩负起推动法治建设的责任。
- 呼吁法官、检察官与律师共同努力,确保刑事案件审理的公平与正义。